公館的後花園 – 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】讓台北變偉大的起點 !!!

Posted on
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讓台北變偉大的起點


都市叢林中 有一塊風水寶地

寶藏巖,

說實在,這裡的藝術令人驚艷 … 讓我想多了解它的歷史。

聚落的形成

文章未結束,請繼續往下閱讀

創建於17世紀的「寶藏巖」,位於公館商圈西南側的新店溪畔,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廟,主奉觀音菩薩,是當地閩南移民的信仰中心。日治時期,高炮部隊於山麓興建了儲藏彈藥的地下碉堡與駐軍兵舍,二戰結束後由國民政府接管並沿用為軍事行政機關用廳舍,即台北北區司令部。隨著兩岸情勢稍緩,軍方默認外省移民或榮民及其家屬於寶藏巖週遭自行興建違建,數十戶的平房住宅逐漸成為聚落,1970年代北區司令部遷移,違建興建的速度更快,至1980年代已發展成近四公頃、約兩百多戶人家的寶藏巖聚落。

寶藏巖,""

寶藏巖,

都市景觀的衝突

隨著大台北都會區的整體快速發展,公館商圈已然成形,受限於法令而禁限建的寶藏巖社區,反而呈現與週遭城市景觀相當不協調的停滯況態,因此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維護臨水禁建區等理由,除了寶藏巖觀音亭古蹟外,準備開始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,惟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不斷陳情與抗議且輿論反彈,致使原本的全面強制拆除寶藏巖社區之工作暫緩,開始安置計劃。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寶藏巖,

共生的歷史聚落

NGO團體的多方努力與持續遊說行政部門,台北市政府完成部分住戶安置,同時進行部分願意留住,及符合社會弱勢條件的原住民房舍修繕,並整建為寶藏巖共生聚落。201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公告「寶藏巖聚落」為台北市聚落,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》指定為可免拆除的歷史聚落,保留戰後臺灣都市裡,社會弱勢者在都市邊緣自力造屋的特殊人文景觀。

寶藏巖,

國際藝術村

 2010年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正式由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營運,聚落建物約87戶,維持了19601980年代原有的一至二層建築風貌,規劃為「寶藏家園」、「藝術家駐村」及「國際青年會所」三大主題區,積極朝向「聚落活保存」之目標邁進。依山傍水的戰後違建眷村特殊人文景觀,保留了戰後的歷史聚落,進而在其荒廢空屋及開放空間展開各項藝術活動,寶藏巖聚落是飽含歷史人文的國際藝術村。

寶藏巖,

走在前往山上的坡道上,一路上便有許多值得讓人玩味、尋思的小角落,而比起擁有歷史情懷的老舊建築,圍牆上、道路上或是屋頂上的藝術更讓我感到興趣,種種新文化的注入讓多年來的「歲月違章」有了新的生命。

 台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( Taipei Media School ) 就坐落於此,考察當天雖然大門深鎖,但仍然能從外頭感受到裡頭的文藝氣息,在台灣有這樣如此的學校著實不容易,畢竟在中國多年的科舉和競試的傳統下,普羅大眾所認為的學習不外乎就是教育部或是主辦單位規定的考科,然而音樂、美術、文學,這些在文藝復興最受到推崇的學科卻被大多數人認為不是正道,因此在我回家尋找關於這所學校的資料和歷史的時候,我才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,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只有一群有理念的夢想家,在台灣是難以辦到的。

寶藏巖的廟宇不以華麗著稱,但它的歷史意義造就了它今日的價值。雖然當我們走上山的時候,發現許多工作室和房屋都沒有人入住的樣子,但走在國際藝術村的街,我卻能真實感受到藝術品的生命力。十分幸運,最後我們發現了零星幾間營業中的小舖,裡頭賣著許多外面絕對買不到的文創商品和紀念小物,櫃台旁設有一張茶几,兩張凳子,靠在凳子上的是一把古色古香的琴和木製的吉他,告示牌寫說可以隨意撥弄彈奏,這讓我喜歡上了這裡的氣氛。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都市叢林中,有一塊風水寶地叫做寶藏巖,裡頭沒有所謂的金銀財寶,只有讓親自上山的人們才能體會這裡的文化氛圍。